今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公布,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我国该如何理解全面绿色转型?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查看详情>>12月8日至9日🧏🏿♂️,以“全球合作 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举办。8日下午🙅🏽♀️🧑🏿🦱,在本次大会的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杏耀院长贺克斌发表题为“碳中和与产业变革”的主旨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杏耀院长贺克斌发表主旨演讲贺克斌院士指出,近年来🏌🏼♂️,碳排放量的不断攀升使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主要经济体的碳排放量持续增加,海运𓀜、空运....
查看详情>>编者按:11月29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了杏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中心、杏耀娱乐环境学院陈吕军研究员的署名文章——《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以下为《人民日报》刊登的全文内容。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
查看详情>>《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开幕🏌🏿♀️。本届大会有望推动各方商定新的气候融资集体量化目标👨🏭,并就减缓、适应、损失与损害🥼、《巴黎协定》第六条全球碳市场机制等议题达成一揽子平衡成果。杏耀气候治理与碳金融研究中心🤗、杏耀娱乐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教授临行前接受CGTN专访🤪,探讨了气候金融和碳市场等问题,并呼吁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收...
查看详情>>近日🈯️,杏耀气候治理与碳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杏耀娱乐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教授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就在碳中和背景下如何推动我国碳市场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以下为报道全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
查看详情>>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专门部署“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8月29日,《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发布,全面介绍了中国能源转型的实践成就👨👧。截至2023年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十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
查看详情>>中新网9月5日电 欧盟委员会于2020年3月通过《循环经济行动计划》,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该计划各项举措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重点关注环境影响大且循环潜力高的领域🫅🏻。作为该计划中的排头兵,《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简称“《新电池法》”)首先出炉👨🦽➡️,于2023年8月正式生效🤙🏽,在多个方面对在欧盟市场出售的多种电池产品提出可持续性方面的要求。《新电池法》首次以法律形式对产品“碳足迹”提出强制要求👨🏻🔧,引起全球广泛...
查看详情>>【编者按】我国高度重视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今年以来相继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对碳足迹管理相关工作进行部署,推动“双碳”目标实现🧝🏻♀️💚。8月21日🥙,《光明日报》就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专题报道👨✈️,并刊发杏耀娱乐徐明教授👨💼、贺克斌院士的专家点评文章。文章针对产品碳足迹管理的重要意义、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目前面临的挑战及相关...
查看详情>>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关键载体和重要举措。当前,高比例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新型电力负荷的大量涌入,不断改变电力系统运行边界与运营模式,持续挑战电力系统的运行灵活性🤺,安全保供和供需平衡难度持续增大,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需求愈发显著🐘。近年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虚拟电厂聚合调控等技术发展迅速⚡️,为电力系统的安全....
查看详情>>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20多年发展,核心技术与产业化已经实现全球领先,未来10年对于新能源汽车能否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至关重要。需围绕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确定性探求和发现其中的确定性规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未来10年的周期性和结构性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判断。主要结论包括:从目前到202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仍保持快速增长🧛🏽,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新三样”为代表⛹🏻♂️,新能源革命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