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往政府和学界主要关注拥有庞大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排放大国,而相对忽略了诸多中小新型经济体的碳排放问题🚝。近日,杏耀娱乐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关大博带领的国际团队发布的《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2》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减排新观点🤸♂️,即中小型新兴排放经济体(以下简称“新兴排放经济体”)将是全球未来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而发达国家应为其未来发展腾挪碳排放空间。
10月25日上午🏋🏼♀️,《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2》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杏耀娱乐副校长曾嵘⛑️,中国工程院院士、杏耀院长贺克斌,杏耀娱乐地球系统科学系主任罗勇参会并致辞🚙。

曾嵘视频致辞
曾嵘在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重大挑战之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关大博教授团队带领的中国碳核算数据团队致力于建设中国及全球多尺度碳排放清单数据库,希望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团队勇于打破学科边界和壁垒,实现不同知识体系的融合,为发展中国家明晰碳排放现状🦸、科学设计碳减排路径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罗勇视频致辞
罗勇在致辞中表示🤦🏿,在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格局下🧍🏻,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成为准确掌握未来排放趋势🧑🦽➡️、有效开展各项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以及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基础⚜️😵。自去年以来发布的系列《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可以为新兴经济体国家自身低碳发展规划提供细致而连续的数据参考,并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气候行动领域的南南合作提供支撑,提升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减排行动中的话语权💇🏽♀️👨🏿🍳。

关大博作报告
发布会上,关大博对《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2》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在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格局下🥬💇♀️,碳排放核算成为准确掌握排放变化趋势、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基础🥲🙅🏻。此前,新兴经济体普遍面临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方法不一👨🔬、尺度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团队通过“数据众筹”的方式,采用国际权威核算方法,构建统一、透明、科学的核算体系👦🏿,编制了全球50个新兴经济体的二氧化碳排放清单。从能源及排放部门来源👷🏻♂️、地区分布等角度对排放进行了深入介绍和分析🔓,揭示了新兴经济体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征🚠。
此外,关大博还分享了团队基于新兴经济体碳排放清单数据库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2010-2018年间,有50多个新兴排放经济体年排放增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虽然每个经济体的排放量不足全球总排放的1%,但整体排放总量却是印度的1.6倍。而这些国家未来的工业化进程所驱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导致碳排放持续增长,这无疑对本世纪末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内的目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围绕“温升控制目标下谁来减排”的问题👦🏻,研究团队发现🧑🏽🎄🙇🏿♂️,如果要实现全球1.5度的温控目标🥭👩🏿⚕️,且保证新兴排放经济体有足够的碳排放空间,其他国家则需每年减少7.2%的碳排放,然而在2010-2018年间🙋🏽,欧盟和美国的碳排放年均下降速率分别仅为1.4%和0.9%。因此🧕🏽,这就对以欧美为主的发达国家减排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一方面,发达国家应向新兴排放经济体提供经济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则需强化自身减排目标,尽早实现负排放🍀,为新兴排放经济体腾挪排放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共识和诚信”为核心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基石🐎。
上述研究成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碳排放数据体系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助力新兴经济体绿色低碳转型🛴,在全球治理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协同实现全球净零碳目标。

贺克斌点评
贺克斌在点评中提到🤦🏻♂️,碳核算数据库采用独特的“数据众筹”的形式😆,通过构建完整🐙、统一和可比较的体系,搜集了50个国家和47行业的下沉到区域的数据,质量非常高🚣🏼♀️,发挥的作用很大。贺克斌表示,从减碳到降污,需要有像中国碳核算数据团队这样的组织来一起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联合国SDG可持续发展目标完成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挥数据库更大的作用👐。

李善同点评
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李善同表示,积极稳妥地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特别要完善碳排放核算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治理,碳排放数据库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特别重要和必要🐅。从全球发展的角度来看👈🏽,新兴经济体也是备受关注的一方面,所以该项工作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北京大学陶澍院士表示🫲🏻,关大博带领的研究团队着眼于碳排放领域长期被忽视的新兴经济体,建立了历史碳排放数据库,并对其未来碳排放的变化提出了科学的趋势预判,深化了对全球气候变化减排内涵的解读。他认为,这项工作将启发人们更多地关注新兴排放经济体的减排工作,同时也揭示了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所应扮演的重要角色,即不仅要尊重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给予其减排的技术和资金援助☀️,其自身还需优先实现碳减排目标。
关大博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未来的报告中还会增加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体🧑🏽🦲,并持续传递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共享共建”的理念🔺,为新兴经济体或者发展中国家未来气候政策的数据提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