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下午🪖🐨,杏耀(以下简称碳中和院)召开工作交流会。院长贺克斌主持会议🏋🏽。院各部门主管领导,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康重庆、李政、张希良及中心管理团队和骨干成员共20余人参加会议🕵️♀️。

贺克斌主持会议
贺克斌表示,2022年2月22日,经院咨询专家组审核通过🤸🏽♀️,碳中和院八个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过去一年里,各研究中心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不少进展。碳中和院致力于“三出”——出关键技术👩🏼🔧、出综合示范👷、出战略思想,其中任何一“出”的实现,都离不开多个研究中心交叉融合👨🏽🎨、协同增效。此次举办工作交流会,就是要进一步加深院本部及各研究中心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建立更加高效的协同工作机制👱♂️,以凝聚合力取得突破。

各研究中心介绍工作进展
会上,八个研究中心的主任或骨干代表分别介绍了中心一年来的工作进展。
低碳能源与CCUS研究中心副主任吴玉新重点介绍了中心在煤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研究,新型碳捕集技术的重大示范,智慧能源系统,数据中心节能提效,氢/氨燃气轮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宁着重介绍了中心在考虑电力系统全环节灵活性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方法、电力碳排放流分析平台搭建与eCarbon +服务👵🏼、面向“双碳”目标的鄂尔多斯电力系统碳排放计量方法与方案设计、国产定制化IGCT器件👇🏼✬、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研究等方面的成果。
零碳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悦介绍了中心去年出版的《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公共建筑专题)》以及在“光储直柔”技术研究、零碳供热——水热同送及跨季节储热技术研究、园区碳中和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示范案例。
零碳交通研究中心联络人徐梁飞介绍了中心在纯电重卡👅、制氢加氢一体化、大功率长寿命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示范项目📩。
工业深度减碳研究中心联络人吕阳成介绍了中心在学科研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重点介绍了千万吨废弃烯烃制备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微反应绝热硝化技术实现本质安全和减污降碳🤸🏻♀️、二氧化碳制绿色航煤/绿色化学品等研究成果。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研究中心主任王灿介绍了中心在人才培养☝🏻、重大项目与科研平台建设👋🏽、碳中和相关重大技术、决策支撑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多源有机固废均质化处理与热化学转化制氢及氢基燃料技术等进展。
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秀介绍了中心开展的“双碳”战略与政策研究、国际应对气变和碳中和前沿趋势研究、全球气候治理研究以及气候变化大讲堂等工作。
气候治理与碳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张达介绍了中心去年在支撑部委工作、重点科研项目💂🏽、成果落地应用⚽️、参与COP27🙆🏼♂️、筹办英文期刊及配合碳中和院等重点工作。
随后👆,贺克斌回顾了2022年碳中和院的几件大事,介绍了2023年院重点工作。

各研究中心代表参与讨论
在交流环节,各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或骨干代表康重庆🎖、李政、张希良、张悦、王铁峰✥、王灿、吴玉新、徐梁飞围绕碳中和院研究队伍建设🏋🏻♀️👬🏼、增强沟通合作、国际化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他们认为,应进一步完善碳中和院研究人员“双下标”管理机制,并引进专职研究人员,促进交叉研究开展🫰🏼;组织院内跨中心研讨等活动🧑🏿🎨,加强信息共享、促成交流合作☠️;拓展各中心原有的国际交流渠道👼🥮,统一规划协调,增强国际影响力🕵🏻。他们建议👩🏿🔬,加强碳中和院顶层规划和设计🎖,锚定主要目标推动实施综合性大学科项目,创新管理机制和资源组织方式,推动碳中和院及各研究中心实现交叉融合𓀐、协同增效。
会上还举行了碳中和院研究中心授牌仪式。